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2019年教育
質量年度報告
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創辦于1979年,是新余市唯一一所公辦中職學校,為市教育局直屬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2018年6月,經省教育廳評估并報省政府批準,同意我校在原基礎上設置新余市中等專業學校。學校占地總面積5.5216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4.800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9499.06萬元。先后被列為“全國數控技術緊缺型人才培訓培養基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次)、“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全國百所半工半讀試點院校”、“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先進集體”、“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諸多國家級、省部級榮譽。
1.2 學生情況
學校現有全日制學生4427人,2019年共招收全日制學生1668人,比上一年減少194人,下降率11.6%。生源主要來自本市及周邊地區,本市學生占90%、省內學生占94%、省外學生占6%,男女生比例3:2,住校生約占50%,年招生規模穩定在1400人以上,在校生規模3000人以上。學校開設有數控技術應用、模具設計與制造、學前教育、工藝美術、電子商務等11個專業,其中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業,電算化會計專業為省重點建設專業。學生鞏固率為92.07%。
1.3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242人,其中在編137人,外聘教師105人。其中專任教師214人,在校學生人數4427人,生師比為20.7:1;高級職稱專任教師46人,占在編教師總數的33.6%;專業專任教師人數114人,“雙師型”教師58人,占專業專任教師總數的51%,碩士以上2人。
1.4設施設備
2019學年,實訓設備總值達到2692萬元,儀器設備達到1488余臺套,實訓工位數達到2382個,當年新增儀器設備值464.83萬元。2019學年,學校在已有8個校內實訓基地、46個實訓室(區)的基礎上。新建1個全新的、面積約1200平方米數控車綜合實訓基地,新建1個汽修綜合維修實訓區,實訓樓新建1個電商專用機房,完善2個華中系統數控車實訓區,1個FANUC系統數控車實訓區及1個FANUC系統加工中心實訓區。仿真機房采購70個節點的數控加工仿真軟件,汽修實訓區采購7臺整車等實訓設備,數控車實訓區增加8臺寶雞FANUC系統數控車床,數控銑實訓區增加2臺寶雞FANUC系統數控銑床,普銑實訓區增加4臺炮塔銑床,校第一、二、四機房全面升級完善,實訓教學設備將進一步得到充實。
學校建有師生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圖書館,圖書館藏書2.3907萬多冊,其中新增紙質圖書5748冊;電子教學參考書和期刊110種;電子專業期刊3310余種。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統計表
序號 |
實踐基地名稱 |
主要專業 |
建筑面積(平方米) |
實習儀器設備值(萬元) |
工位數
(個) |
儀器設備總值 |
當年新增設備值 |
1 |
數控加工實踐基地 |
數控技術應用,模具制造技術 |
4000.14 |
1288.54 |
232.69 |
719 |
2 |
汽車維修實踐基地 |
汽車運用與維修 |
2194.5 |
358.5452 |
116.88 |
235 |
3 |
電氣技術實踐基地 |
電氣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 |
540 |
458 |
0 |
158 |
4 |
學前教育實踐基地 |
學前教育 |
776 |
136.73 |
0 |
310 |
5 |
會計電算化實踐基地 |
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 |
360 |
93.708 |
35.98 |
180 |
6 |
工藝美術實踐基地 |
工藝美術 |
236 |
53.186 |
0 |
120 |
7 |
酒店服務與管理實踐基地 |
酒店服務與管理 |
180 |
12.977 |
0 |
100 |
8 |
計算機應用實踐基地 |
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數控技術應用,工藝美術 |
640 |
291 |
79.28 |
560 |
2.學生發展
2.1學生素質
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秉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堅持“文化合格、品行優良、技能過硬”的人才培養理念。持續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切實抓好學生文化課學業水平測試、專業技能鑒定、體質動態測評等工作,學生綜合素質優良。
2.1.1思想道德融入課堂教學
學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為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針對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問題和困惑,把思想道德教育與課堂教學相融合,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具體地融入到中學生學習成長的全過程,營造有利中學生健康成長的和諧環境。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政治素養和健全的人格品質。
2.1.2注重課程開設,開展綜合測評
堅持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學校制定了《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專業建設“十三五”規劃》,實施文化素養與專業技能全面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開展多形式文體活動,豐富學生在校生活,強化教學常規管理,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文化課合格率92.2%、專業課合格率96.1%;按照人才培養方案有序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學生技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學生中級工考核合格率達90.67%;作為國家特色足球學校,學校重視體育衛生工作,做到每兩周開設一次心理衛生課;開齊、開足體育課(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加強學生體質監控,學生體質測評合格率為92.09%。
2.2在校體驗
高度重視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和文化積淀,在理論課和專業課及實訓課的教學中,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學手段和“一體化”的教學方法,直觀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學校構建多樣課余生活等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體驗。
學校在學習之余,組建了足球隊等多個興趣小組,開展各類興趣小組活動,打造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本年度共組織了數控車工、數控銑工、鉗工技能、車床維修、中餐宴會折花、電工技能、電子商務專業PS圖片處理、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展示、校園英語作文比賽、英語單詞速記、書法、航空服務禮儀展示、室內設計制圖、中文錄入、word排版和足球聯賽等各種競賽活動。
其中校合唱隊參加全國第六屆中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獲團體二等獎一個;上半年參加新余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總決賽高中男子組榮獲第五名。
組織開展了第五屆校園技能文化節,共開展含數控車工、校園足球聯賽等26個競賽、比賽項目。基本覆蓋了學校所有專業技能課程。
2.3資助情況
學校嚴格按國家資助政策把關資助工作,切實落實省、市學生資助管理各項文件精神,成立專門機構,制定相關資助申報審核流程,將民生工程落到實處。2019春季學期國家助學金受助人數489人,金額48.9萬元,享受國家免學費3625人,金額339.51萬元;2019秋季學期國家助學金受助人數464人,金額46.4萬元,享受國家免學費3992人,金額400.04萬元。2019年我校共申請中職國家獎學金共計9人(其中中專2人,技校7人),金額5.4萬元。
2.4就業質量
2019年度,我校畢業生人數共計1300人,安排就業1246人,畢業生就業率95.8%;本地就業645人,本地就業率49.6%,對口就業率為74.6 %;經過統計,初次就業平均薪資為2500元;與去年相比,今年升入高一級學校(主要省內學校)繼續就讀的學生人數為251人,升學率為19.31%,省內就業率相對有所上升。
2.5 職業發展
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素質養成和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逐年提高。畢業生進入企業后能夠很快適應企業崗位工作需要,基本做到了與企業需求的零距離。學生的素質養成和職業能力培養造就了較強的崗位遷移能力,能夠很快適應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崗位的工作需要。學校十分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已效果彰顯。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我校學生嶄露頭角。在2019年江西省技能大賽中,榮獲數控綜合加工技術團體二等獎1個;工業產品設計與創客實踐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
3.質量保障措施
3.1專業動態調整
為了突出專業建設,學校成立了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教學工作委員會,建立并完善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每學期召開教學工作研討會,就學校的專業發展方向、專業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及實訓室建設、技能培養方向和學業考核機制等進行積極探討。
在進行專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我們建立了基于課程設置調整、課程標準調整、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技能體系內容調整和評價方式的調整的《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專業建設“十三五”規劃》。編制了《新余市中等專業學校專業布局與專業結構調整規劃》,規劃了機械加工專業群、學前教育專業群和現代服務類專業群3個特色專業群建設,與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匹配。對學校師資、實訓條件不太成熟的航空服務專業,2019年停止了招生。
3.2教育教學改革
3.2.1課程體系不斷完善
根據《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專業建設“十三五”規劃》,經過每學期的教學工作研討會,編制和滾動修訂課程體系標準。課程體系建設凸顯部頒、信息化和技能化教學要求。修制訂過程中,以部頒大綱為指導,以學校現有實際條件為基準,堅持“一專一案”,制定了《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努力提高各專業中的課程體系的指導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構建了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適應。
3.2.2專業設置科學合理
學校制定了《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專業建設“十三五”規劃》。目前形成了以機械加工專業群、學前教育專業群和現代服務類專業群3個特色專業群建設,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層次多樣的專業群體系。專業群中含數控、汽修、學前教育為主的共11個專業,其中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為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學校目前還開設針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單招和江西省高職單招的重點班。
3.2.3課程建設標準嚴格
課程建設以部頒大綱課程標準為準繩,專業嚴格按照《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置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理論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三類,為了策應中職學校教學工作診改的需要,學校將進一步按照部頒課標制定課程標準的三類課程學時的比例要求,進一步規范課程建設。
3.2.4人才培養模式持續創新
一是開展學徒制試點工作。為落實《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通知要求,學校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新途徑,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率先在汽車維修、酒店管理、學前教育等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三個專業分別與漢騰汽車有限公司、天津鵬天閣酒店有限公司、貝貝幼教集團簽訂了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協議。目前參與試點的學生有210人(其中汽車維修40人、酒店管理72人、學前教育98人),專業技能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學校決定在電子商務專業試行學徒制試點,現首批45人學生參加試點,該批學生已到上海進行跟崗實行工作。下一步探討在工藝美術等專業中開展學徒制試點工作。
二是強化技能評價模式。學校以“振興杯”省級三類職業技能競賽暨“我能出彩”為契機,舉辦了第五屆校園技能文化節大賽,共開展含數控車工、足球聯賽等26個比賽項目。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促學風正校風,全面提升學生技能培養水平。
三是深化培養機制。完成了1+X證書電子商務、汽車運用與維修等試點專業的申報工作。
3.2.5信息化建設逐步加強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明確人員職責。2019年,通過政府采購招標一個機房,項目資金24.789萬元,為學校新增61個實訓機位;通過市教育局公開采購招標錄播教室,項目資金47.7120萬元;規劃設計學校辦公區和教室的無線網絡覆蓋,項目建成后,教師和學生可在辦公區和教室實現無線漫游,為接下來的教學平臺運用搭建好網絡基礎;規劃設計電商實訓機房,保證所有電商專業的學生來年在學校內進行實訓。將學校管理平臺和一卡通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并在全體班主任的配合下全面推行一卡通系統,學生的一卡通可實現校卡、就餐卡、購物卡、門禁卡功能,同時可在手機APP上查詢余額和消費詳情。啟用學生手機APP請假流程,簡化審批流程并節約紙張使用。
3.2.6實訓基地建設繼續強化
2019學年,學校在已有8個校內實訓基地、46個實訓室(區)的基礎上。新建一個全新的、面積約1200平方米數控綜車實訓基地,汽修專業新建1個綜合機電維修實訓區,電商專業在實訓樓新建一個電商專用機房,建設完善有2個華中系統數控車實訓區,1個FANUC系統數控車實訓區及1個FANUC系統加工中心實訓區。仿真機房采購70個節點的數控加工仿真軟件,汽修實訓區采購7臺整車等實訓設備、數控車實訓區增加8臺寶雞FANUC系統數控車床,數控銑實訓區增加2臺寶雞FANUC系統數控銑床、普銑實訓區增加4臺炮塔銑床、校第一、二、四機房全面升級完善,實訓教學設備將進一步得到充實。
3.2.7教材選用日趨規范
根據學校各專業制定的《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人才培養方案》,開足開齊文化基礎課程,教材選用規范。德育課、文化基礎課采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規定教材。
3.3教師培養培訓
3.3.1校本培訓緊常抓不懈
一是有計劃地做好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為了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縮短新教師的探索周期,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制定了《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師徒結對方案》。根據方案,開展了師徒結對工作。
二是加強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培養,不斷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發揮骨干教師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的帶頭作用,4名教師評選為第五批全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2名教師推薦參加全省骨干教師評選活動。
三是承辦2019年江西省職業院校(新余) 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巡回培訓。同時,組織我校十余名教師參與提升學習。
3.3.2業務學習常態開展
學校對各教研室有明確的專題研修要求,各教研室、教研組每兩周結合教研活動開展業務培訓,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十三五”規劃和考綱等進行專題學習研討。積極組織公開課、匯報課活動,組織新進老師匯報課和部分專業技術人員示范課,上半年共計40節,聽課人數為1154人次;下半年共計34節,聽課人數為1452人次。
3.4 規范管理情況
3.4.1教學管理規范運行
一是強化日常教學管理。以細化常規教學管理為切入點,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活動,加大檢查力度,堅持一日課堂教學分層檢查。分管教學的校長、教務主任、教務工作人員和各教研室主任每天都對各班課堂教學進行巡查,每天公布教學檢查情況,確保正常課堂秩序。
二是加強學生學業考核管理。為創造良好的教風學風,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學生學習成績考核管理暫行辦法》。
三是考核教學計劃落實。除不定期檢查外,教務處在期中和期末均組織教研室對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系統的督查,確保了教學工作有計劃、有執行、有檢查、有總結,部門教學工作計劃與總結齊全。
四是開展評教評學。采用學生評和教務查兩種方式檢查教師教案、上課情況、作業批改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與教師勾通、反饋,使教學工作落到實處,對教學工作起到了監督和激勵的作用。上半年組織3482名學生參與評教,參評教師達193人;下半年組織3572名學生參與評教,參評教師達195人。
3.4.2教科研管理成效顯著
一是開展教研活動。各教研室積極組織公開課、匯報課活動,上半年校級公開課共計40節,聽課人數為1154人次;下半年校級公開課共計34節,聽課人數為1452人次。
二是參加各類競賽。①校級公開課比賽,涉及英語、數學、音樂、機加、汽車維修等專業,共有9位教師積極參賽;②參加江西省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得教師個人三等獎2個,團體三等獎一個;③參加全國第六屆中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團體二等獎一個;④上半年參加新余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總決賽高中男子組榮獲第五名。
三是組織教科研活動。組織申報市級課題(陳歡、王躍、胡小新)和省級課題(譚淑娟、黎紅梅、康樂)。
3.5 德育工作情況
一是創新德育工作舉措。突出重要地位,著眼長遠長效,專門成立學校德育工作委員會,召開了首次德育工作研討會,積極探索和創新學校德育工作機制模式,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整體性、系統性、針對性、實效性。不斷完善并嚴格執行學生操行量化考核辦法,嚴肅校風校紀,提高了學生的文明素養、規矩意識和契約意識。精心組織每月一次主題升旗儀式,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廣大師生愛國愛黨、愛崗敬業、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懷。充分發揮宣傳欄、電子屏、校園廣播、模擬法庭、禁毒教育基地、道德講堂等主陣地作用,組織開展法治、禁毒、預防校園欺凌、傳染病防治、掃黑除惡等主題宣傳教育,正面引導,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二是發揮活動育人成效。充分運用各種活動載體,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緊抓住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重要契機,精心組織開展了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我為祖國點贊”、“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紅五月合唱”、“我與祖國共奮進”、“青春告白祖國”等活動,點燃了廣大師生的愛國熱情和報國情懷。持續深入組織學生參加“新余有愛”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重點宣傳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和優秀品質,廣泛傳播工匠精神,結合年度優秀團員團干評選、學生會競職演講等,培養學生看齊意識、爭先爭優意識,引導學生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注重辦學特色,舉辦第5屆職業教育活動周系列活動,開展大小活動40余項,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有力宣傳和展示了學校發展成果和職業教育的獨特魅力。
3.6黨建情況
一是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一年來,校黨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扛起主體責任,落實“第一責任”和“一崗雙責”,穩步推進學校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強化科學理論武裝,堅持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召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認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按照“五化”要求夯實學校支部建設。鍥而不舍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等制度,嚴格標準和程序選人用人,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二是認真抓實教師思想政治建設。堅持兩周一次教職工集體學習制度,及時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先后邀請市政協、市委黨校、市檢察院等專家來校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等專題講座,切實提升教師文化素養和思想政治素質。開展了師德承諾、新教師入職宣誓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師德主題教育故事會比賽、爭當“四有”好老師主題征文等活動,引導教職工不忘師者初心、牢記育人使命。以創建“共產黨員示范校”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黨員志愿服務、積極參加文明城市創建、“黨建+頤養之家”結對幫扶等系列活動,彰顯了黨員干部教師的先進性、示范性。
三是主動接受兩大“政治體檢”。校黨委嚴格按照市委、局黨委相關部署,于9月---12月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班子查擺出問題15個并制定了整改措施,積極推動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根據市委統一部署,市委第一巡察組于8月20日至10月31日對我校進行了巡察,并于12月6日反饋了巡察意見。校黨委積極配合巡察工作,針對反饋的五個方面14類問題(校黨委研究后拓展為33個具體問題),逐條制定了措施,認真進行整改,切實提升了學校全面從嚴治黨、管理服務和教書育人的責任意識和能力水平。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2019年,學校嘗試與鑫埭科技開展電子商務專業學徒制試點工作,首批45名學生已赴上海跟崗實習。根據頂崗實習和就業需要,學校主要對以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為主的合作企業進行回訪,對擬合作的新企業進行了考察,通過校企合作明確了電子專業發展方向。通過遴選,組織了多家企業單位入校進行校企合作頂崗實習“雙選會”,規范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管理,提高實習就業質量。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主動聯系對接本省本市企業單位,提高本省和本市就業率。
近幾年來,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互兼互聘,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結合企業用工與人才需求,以訂單形式與學生簽訂用工協議,分批次派教師下企業鍛煉,邀請合作企業技術專家及骨干授課,用企業實操加強實訓教學,強化教學管理,從而要求學生以企業實際產品生產,提升學生實際動手技能,通過產品真實加工和虛擬仿真等手段充分體現企業真實情境,結合企業產品開發實訓項目案例,企業產品加工營造真實生產場景。實現學生技能培養與企業用工零對接要求,達到了企業用工標準要求。
學校選擇了新余市木林森線路板有限公司、江西維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亞德客自動化工業有限公司、新余藝品宅裝飾有限公司、天津市鵬天閣酒店有限公司、上海寶燕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江西大風車教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企業作為學校的校外實習基地,并簽訂了學生實習(實訓)協議,各實習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崗位滿足學生實習需要。
4.2 學生實習情況
在頂崗實習工作實施方面,我校做到了任務明確。即提前制定好頂崗實習計劃,實習結束時完成工作小結。
細化管理。安排校外頂崗實習之前,召開家長會、實習動員會。由校招就辦進行就業指導和職業道德教育,由用人單位介紹單位概況,頂崗實習之前,與企業簽訂好雙方合作協議。同時學校領導在實習期間檢查和督導帶隊指導老師和就業校企合作負責人的工作情況。
責任到人。實習期間,各實習單位負責人,必須及時聽取和掌握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認真填寫學生頂崗實習考核表,做到檔案齊全,查閱方便,上報及時,符合各項檢查要求,定期走訪用人單位,配合企業管理人員做好各項相關工作。
嚴格考核。在學生實習管理方面,我校制定了《新余技師學院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規定》,針對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綜合表現,由企業人資和學校就業管理人員及駐實習指導老師共同考評打分,成績最終納入我校畢業生結業考核成績,使頂崗實習活動真正意義上融入到了我校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今年一年來,我校共安排學生1115人赴市內市外進行頂崗實習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在在校學習的基礎上,能深入企業,步入社會,提前適應就業生活。通過這次實習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技術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崗位遷移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吃苦耐勞能力這七個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前為下一步的就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大大提升了我校就業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4.3 集團化辦學情況
我校作為新余市唯一一家公辦職業教育學校,在全省職業教育院校集團化辦學中發揮著帶頭作用。率先與北京天使教育集團等國內大型教育集團聯合辦學,開辦了省內領先的空乘服務、高鐵服務優質專業,實現了“高就業”、“高薪資”、“高素質”三高的職業教育模式,整體提升了我市職業教育優質均衡水平。
在前期集團化辦學試點的基礎上,在區域范圍內因地制宜地開展教育集團辦學活動,創新組織與管理形式,突破校際壁壘,推動集團內各學校一體化發展,加強對成員學校的培育,不斷生成新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時我校多次承辦全市職工技能大比武、職業教育周活動、技能文化節等大型活動,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學校對新余市發展做出的貢獻,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不僅增強了學校的辦學實力、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各專業畢業生備受各用人單位的青睞,而且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譽度。
5.社會貢獻
5.1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學校扎實開展退役士兵培訓,發揮市場導向作用,充分尊重退役士兵個人培訓意向,并根據退役士兵意見建議和企業用工需要設置培訓專業,精心選擇了一批市場需求大、就業面廣、就業質量高、利于自主創業、適宜退役士兵學習的專業,并對課程作了細致安排。為使培訓工作的有序開展,學校挑選了一批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操作水平高的雙師型老師擔任培訓任務,把教學教育、日常管理任務層層分解,責任落實到人。
5.2社會服務
學校團委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理念,結合學校實際和社會需求,積極開展“送戲進警營”、“學雷鋒”等學生服務活動,參與“新余有愛”、“新余好人”等主題志愿日活動,志愿服務日趨常態化。學校黨委積極組織黨員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長林社區進行文明勸導、值班巡守等志愿服務活動,多次前往掛點幫扶點——水北鎮樓山村,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5.3對口支援
學校秉持服務社會理念,充分利用校外機加實訓基地支持市內機加企業開展研發,加工企業實驗產品和特殊配件;發揮學前教育專業優勢,與貝貝幼教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指導集團規范化辦學;派出兩名教師參與市“千名人才基層行”活動。
6.舉辦者履責
6.1經費
學校是新余市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辦學經費有穩定來源。除人員經費全額保證外,2019年學校項目資金投入1219.3萬元,加上學校的辦學收入,教學所需經費有保障。
6.2政策措施
為保障學校工作有序正常開展,學校制定多項制度全面規范各項工作。2019年,學校制定了《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9年度黨的建設工作要點》、《2019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學生學習成績考核管理暫行辦法》、《職稱評聘申報推薦管理辦法》、《崗位晉級管理辦法》等文件,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強了日常管理,促進師生行為規范;表彰優秀團干班干及三好學生、下發違規學生處置文件,促進了我校學生德育工作的制度化。
7.特色創新
7.1堅持德育為先,奠好學生成長之基
一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堅持德育為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我們的節日、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英雄”為主題,學校大力開展學雷鋒、祭英烈、傳統文化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切實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充分利用模擬法庭、“向陽花”禁毒教育基地、道德講堂等德育陣地開展法制、禁毒、傳染病防治等主題教育。注重制度管理引導,充分發揮學生操行量化考核等辦法規定的激勵約束作用。積極搭建載體平臺,舉辦校園才藝大賽、紅五月合唱比賽、廣播體操比賽等大型活動,組建合唱團、籃球社、街舞社、吉他社等多個社團,發揮了活動育人作用,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2018年,學校合唱團在江西省第七屆中小學生幼兒藝術展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2019年4月代表省參加全國展演并榮獲全國二等獎。
7.2堅持質量為上,搭建學生成才之梯
為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學校積極深化教學改革,以數控專業為試點逐步推進理實一體化改革,打破理論教師與實訓教師界限,大幅增強學生實操能力。廣泛開展各類教學特色活動。新進老師匯報課和專業技術人員示范課的開展已成常態,為各專業教師教學探究提供有效的交流平臺。堅持“教學相長”“以評促教”,推行學生網上評教,有效加強了教學質量監控,提升了課堂教學管理水平。精心組織“職業教育活動周”系列活動及校園技能文化節兩大特色品牌活動,參與人數多、活動規模大、專業涉及范圍廣,拓寬了師生技能比武平臺,營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提升了教學實效。這一年,學校教師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捷報頻傳,喜獲國家級獎項1個、省市級獎項42個。學生在省技能大賽獲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在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技能大賽中獲得省級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個。一名教師獲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名教師分別被評為省市骨干教師。9名學子榮獲首批中職教育國家獎學金,樹立了優秀學生典型。圓滿完成了2019年天津單招和省內單招工作,251位學子進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或省內高職院校深造。
7.3堅持就業為本,暢通學生發展之路
就業是民生之本,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作為唯一一所市屬公辦中職學校,學校以服務新余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不斷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努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術人才。與寧波亞德客、鴻準模具、天津鵬天閣、市貝貝幼兒園等數十家企業(幼兒園)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實行訂單式培養,為學生就業創造了良好平臺。安排學生到維駿科技、盛泰光學、佳沃新能源、瑞晶太陽能等多家本地企業教學見習和頂崗實習,緩解了企業臨時用工問題。在校內舉辦多場專場招聘會,吸引眾多企業(幼兒園)來校招攬人才,為畢業生就業開辟多個綠色便捷通道。許多學生進入江浙和珠三角地區大中型企業就業,憑著扎實的理論、熟練的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迅速成長,成為企業骨干和技術能手。
暢出口方能旺進口。隨著辦學質量、社會聲譽的不斷提高,國家及省市區利好政策的實施,學校招生就業出現形勢兩旺的喜人局面,招生人數屢創新高。2019年學校招生火爆,暑期首次提前停止進生,全年共招收全日制學生1668人,圓滿完成學校招生計劃任務。根據形勢變化,結合當前政策環境,借鑒兄弟院校經驗,學校按照“降成本、化風險、保規模、提質量”的基本原則,進行招生改革,組建專職招生團隊,學校逐步邁入依據專業標準、師資、實訓條件進行計劃招生的新階段。
8.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8.1主要問題及困難
一是招生方面。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學校招生形勢逐步穩定,但隨著職業教育辦學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學校為提高生源質量嚴格控制進生等舉措的實施,再加上民辦學校的競爭,學校招生工作還需進一步完善。
二是師資方面。在當前逢進必考和嚴格控編的情況下,專業教師特別是緊缺專業教師的招聘困難重重。頂崗實習期的調整,以及學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短缺問題尤為明顯和突出。
三是校企合作方面。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不足,學校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能力不強,加上尚沒有較完善的激勵性政策,影響和制約了校企合作的發展,校企合作辦學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8.2改進措施
一是完善招生工作。面對職業教育發展新形勢,全校應樹立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到招生工作的競爭現狀,群策群力積極應對招生存在的問題。根據人才需求和辦學實際,科學合理制定招生方案,穩步實施招生改革。
二是優化師資結構。爭取政府支持,通過公開招考解決部分緊缺專業師資。合理聘用部分專業教師,減輕師資不足壓力。加強現有教師隊伍的轉型培訓,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充分發揮現有教師隊伍作用。
三是強化校企合作。鞏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拓展校企聯合培養訂單班,密切與本地企業的聯系,加大教師下企業的實踐力度,抓好頂崗實習工作,推進工學交替、產教融合的步伐。